美食分享

粳米

粳米

名称:粳米
定价:
规格:
产地:

详情介绍

粳米

粳米在传统中医经典著作中具有重要地位,尤其在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等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。以下是关于粳米的本草学介绍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: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中的记载

归类:粳米被列为“上品”药材(无毒,可长期食用,主养命以应天)。  

性味归经:  

  性味:甘,平(味甘补益,性平和,不寒不热)。  

  归经:归脾、胃、肺经。  

核心功效:  

  补中益气:“粳米味甘,主益气,止烦止泄”(《神农本草经》)。  

  健脾和胃: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、腹泻。  

  滋阴润肺:适用于肺阴不足导致的干咳、口渴。

 2.《本草纲目》的补充
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进一步阐释:  

药用价值:  

  止泻:炒焦的粳米(即“焦米”)可治疗脾虚泄泻。  

  解毒:粳米煮汁可解药毒(如附子、乌头毒性)。  

  生津:粳米粥的浮沫(“米油”)能滋阴生津,尤适合病后体虚者。  

与其他稻米的区别:  

  粳米(短粒米):性平,偏补益。  

  糯米(糯稻):性温,黏滞,易生湿,脾虚湿重者慎用。  

  籼米(长粒米):性偏凉,清热作用更强。

3.现代中医应用

基础食补:粳米仍是药膳核心,如山药粥、八宝粥等均以粳米为基质。  

配伍禁忌:  

  宜:与健脾药材(茯苓、莲子)、补气药(黄芪、党参)同用。  

  忌:少与寒凉药物(如黄连)长期搭配,以免伤胃。  

4.总结  

粳米在中医经典中被视为“五谷之长”,其性味平和、补而不峻的特点,使其成为食疗和药膳的基础。从《神农本草经》到现代临床,粳米始终是调理脾胃、益气生津的首选谷物。使用时需注意:糙米(保留胚芽)比精白米药用价值更高,建议优先选择未过度加工的粳米。

 

5.常见的做法有:

一、粥类

粳米粥(健脾养胃)

粳米山药粥(健脾益肺)

粳米薏米粥(健脾祛湿)

粳米莲子粥(养心安神)

粳米红枣粥(补血养颜)

粳米绿豆粥(清热解毒)

粳米枸杞粥(滋补肝肾)

葱白百合粥(清热润肺)

粳米竹沥饮(清热化痰)

粳米桂末粥(温中散寒)

粳米泽兰粥(活血行水)

二、米饭类

八宝饭(补气养血)

山药粳米饭(健脾益胃)

南瓜粳米饭(润肠通便)

红薯粳米饭(补虚通便)

藜麦粳米饭(高蛋白低脂)

香菇鸡肉粳米饭(补虚强身)

荷叶粳米饭(清热消暑)

黑芝麻粳米饭(乌发养颜)

姜枣粳米饭(驱寒暖胃)

红豆粳米饭(健脾祛湿)

绿豆粳米饭(清热解毒)

红豆绿豆双色饭(平衡调理)

豇豆粳米饭(健脾补肾)


Copyright © 泗阳县裴圩镇归禾园家庭农场 苏ICP备2025186568号    苏公网安备32132302010429号 

在线客服

关闭

客户服务热线
19816050997


扫描二维码